吃了臭豆腐食物中毒怎么办

臭豆腐食物中毒需立即停止进食并补充水分,轻症可口服补液盐,出现呕吐腹泻、发热或意识模糊需急诊就医。食物中毒主因细菌污染或毒素产生,处理包括药物控制感染、调整饮食及预防脱水。
1. 细菌污染
臭豆腐制作过程可能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高温油炸未能完全灭活细菌。食用后2-6小时出现恶心、腹痛症状。确诊需粪便培养,治疗选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号,腹泻严重时静脉补液。
2. 肉毒杆菌毒素
发酵不当可能产生肉毒毒素,12-36小时后出现视物模糊、吞咽困难等神经症状。需急诊注射抗毒血清,配合青霉素静脉滴注,重症需呼吸机支持。家庭自制臭豆腐风险较高,建议购买正规厂商产品。
3. 急救处理流程
立即催吐并保留食物样本,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记录呕吐物性状与频次,体温超过38.5℃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儿童老人出现尿量减少或嗜睡时,需急诊静脉补液防止肾功能损伤。
4. 恢复期饮食管理
症状缓解后24小时内禁食固体食物,从米汤、苹果泥开始逐步过渡。避免奶制品和油腻食物3天,推荐蒸南瓜、藕粉等低渣饮食。每日补充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
食物中毒后72小时内需监测生命体征,严重脱水可能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建议保留食品包装并报告食品安全部门,集体中毒事件需启动流行病学调查。日常避免街头摊贩不明来源发酵食品,夏季高温环境食物存放不超过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