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的疼痛特点与诊断依据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冠心病心绞痛的疼痛特点与诊断依据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于淑霞
于淑霞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冠心病心绞痛的疼痛特点通常表现为胸部中央或偏左的压榨性、闷痛或灼痛,伴随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能迅速缓解。诊断依据则包括典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和相关检查结果,如冠状动脉造影。
1、冠心病心绞痛的疼痛特点
冠心病心绞痛多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呈压榨性、钝痛或灼痛,范围不明确,可牵涉至左肩、左上肢或下颌。疼痛往往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等诱因下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休息或使用药物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患者还可能伴有心悸、乏力、出汗等不适。
2、心绞痛的主要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典型的胸痛部位、诱因与缓解方式是判断心绞痛的重要依据。以胸闷、胸痛为特征的症状需详细记录发作情况。
2心电图检查:发作时胸痛患者的心电图可能显示暂时性的心肌缺血改变,如ST段压低或T波倒置。运动平板试验也可用于评估诱发缺血的可能性。
3冠状动脉造影:这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能直观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与范围。CT冠状动脉造影则是非侵入性检查的较优选择。
4心肌酶学或心脏标志物:尽管心绞痛通常不会导致心肌损伤,明确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仍需检测相关指标。
3、如何应对冠心病心绞痛
1急性发作:患者可在胸痛时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平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首次使用需避免立位过低血压,每5分钟可再服一次,如症状无改善需立刻就医。
2长期管理: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以及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耗氧。重症或药物效果不佳者可考虑介入手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3生活干预:日常需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控制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适量运动如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定期复查以减少风险。
冠心病心绞痛提示心血管健康问题不可忽视,典型症状发作需尽早就诊明确病因。通过规范治疗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冠心病治疗效果好吗

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是否适当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早期阶段通过药物、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结合生活干预,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甚至改善。 1药物治疗 药物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可有效缓解症状并延缓病程。常用药物包括: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可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从而减轻心绞痛症状。 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同时提醒按时服药并定期随访。 2介入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严重冠心病患者,可采用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通过介入方式扩张狭窄的血管,改善心肌供血,患者术后效果通常良好。但治疗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并进行良好的生活方式管理。 3手术治疗 若冠心病较严重且无法通过介入方式解决,可能需要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通过外科手术建立新的血液通道,以绕过堵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使心脏获得更多的血液供给。手术疗效较显著,但术后恢复期较长且需配合长期随访。 4生活方式干预 冠心病的治疗离不开健康生活方式的配合。针对患者,建议: 饮食调整: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饱和脂肪和盐的摄入,控制胆固醇和血压。 适当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保持150分钟以上。 戒烟限酒:吸烟与心血管疾病有直接关联,戒烟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复发几率。 冠心病治疗效果大多与具体的治疗方案和个人的生活管理密切相关。如果已经确诊冠心病,建议尽早与医生沟通制定合适的治疗和管理计划,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