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脾切除两年后仍可能出现某些并发症,特别是感染风险增加和血液系统异常,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通过定期体检、接种疫苗和健康管理可降低这些风险。
1、感染风险增加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切除后机体抗感染能力可能降低,易患严重的感染,尤其是由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这被称为“脾切除后感染综合征”。为了预防感染,患者需要在术后接种肺炎、流感等相关疫苗,并定期复种。同时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有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
2、血液系统异常
脾脏在血液过滤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切除后可能出现血小板增多或异常凝血。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导致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等疾病。为降低风险,医生通常会在术后短期内开具抗凝剂或阿司匹林。长期健康管理需规律监测血液指标并适当运动,以防止血液黏稠度升高。
3、胃肠道或肝脏负荷增加
脾切除可能对肝脏、胃肠道功能造成一定负担,导致肝脏清除血液中的异常细胞工作增加,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胀、食欲减退等消化问题。为了缓解不适,建议饮食清淡均衡,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多摄取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以促进消化功能,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脾切除术后两年应注重长期健康管理,预防和早发现并发症是关键。如有不适或相关症状,应尽早向医生咨询,定期接种疫苗、监测血液指标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