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确诊腰间盘突出通常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医生的问诊和检查、X光、核磁共振MRI和CT扫描,目的是明确突出部位、压迫情况及严重程度。
1、临床症状评估
腰间盘突出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脚部无力或腰部僵硬等症状。医生会首先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的具体不适表现、持续时间及疼痛传播方向。例如,若疼痛从腰部蔓延至腿部,提示可能存在神经根受压。医生会进行压痛点触诊、直腿抬高试验等,判断是否有神经根损伤。
2、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
1、X光检查:虽不能直接显现椎间盘,但可以排除是否存在骨质病变,如骨折、滑脱等,初步筛查腰部病因。
2、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是确诊腰间盘突出的“金标准”,能够清晰显示椎间盘的形状、突出方向及周围软组织的受压情况。适合用于判断神经根是否被压迫。
3、CT扫描:提供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常用于评估骨性椎管狭窄,但对于软组织显示稍逊于MRI,作为补充手段使用。
3、神经电生理检查
医生可能选择肌电图或神经传导速度测试,确定因腰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损伤程度,特别是症状复杂或怀疑有多部位神经受损时。
4、实验室检查排查其他疾病
某些情况可能需进行血液检查,以排除如感染、风湿性疾病等会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明确诊断腰间盘突出需要依靠临床、影像与实验室手段相结合,一旦确诊,应根据病情轻重制定治疗方案。若怀疑已出现神经受压或功能障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避免症状加重或长期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