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跟骨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创伤性关节炎、伤口感染、跟骨畸形愈合、足跟疼痛及神经损伤。预防和处理需结合规范手术操作、术后康复训练及定期复查。
1. 创伤性关节炎
跟骨关节面复位不良或软骨损伤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为活动时关节疼痛、僵硬。早期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关节融合术。术后6周内避免负重,逐步进行踝泵运动、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2. 伤口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预防性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唑林)可降低风险。已感染者需清创引流,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如万古霉素)。每日换药时观察伤口,保持敷料干燥。
3. 跟骨畸形愈合
复位不彻底或固定失效可能导致足跟变宽、高度丢失。轻度畸形通过定制鞋垫缓解压力,重度需截骨矫形。术后8周内定期拍摄X线片,使用跟骨靴固定,避免早期下地负重。康复期进行小腿三头肌拉伸,防止跟腱挛缩。
4. 足跟疼痛
内固定物刺激或脂肪垫损伤引发持续性疼痛。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联合糖皮质激素可短期缓解,顽固性疼痛需取出内固定。穿戴软底鞋,避免长时间站立,每日冰敷15分钟减轻炎症。
5. 神经损伤
手术牵拉或血肿压迫可能导致腓肠神经损伤,表现为足外侧麻木。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联合电刺激治疗促进恢复。术后抬高患肢30°,观察足趾感觉变化,3个月内避免穿紧口袜。
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需个体化处理,关键在于术中精确复位、术后分阶段康复。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3、6个月复查CT评估愈合情况。出现异常肿胀或疼痛加剧时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