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有什么

骨折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等。这些并发症与创伤程度、治疗方式及康复护理密切相关,需针对性预防和处理。
1. 感染是开放性骨折的高危并发症。手术切口或伤口污染可能导致局部红肿、发热甚至骨髓炎。预防需彻底清创,术后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唑林,配合定期换药。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
2. 骨不连指骨折6个月未愈合,常见于血供差的部位如胫骨中下段。吸烟、过度活动是诱因。治疗可采用植骨术(自体髂骨移植)、体外冲击波或低频脉冲电磁场刺激。补充钙剂(碳酸钙)和维生素D3促进成骨。
3. 畸形愈合多因复位不良或固定失效,导致肢体缩短或旋转异常。儿童青枝骨折需警惕成角畸形。轻症通过支具矫正,严重者需截骨矫形手术,配合Ilizarov外固定架逐步调整。
4. 关节僵硬源于长期制动,表现为活动范围受限。膝关节骨折后易发生。康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被动牵拉(CPM机训练)、主动屈伸练习,配合热敷和NSAIDs药物(塞来昔布)缓解疼痛。
5. 深静脉血栓高发于下肢骨折卧床患者,表现为小腿胀痛。预防措施包括早期踝泵运动、穿戴弹力袜,药物预防用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皮下注射。确诊后需绝对卧床,避免肺栓塞。
骨折并发症的防治需要医患协作。规范治疗降低感染风险,康复期合理负重与功能锻炼预防僵硬,营养支持促进愈合。出现异常肿胀、持续疼痛或发热时需及时复查影像学,避免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