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夏季保健 父母不能忘记的四件事

儿童夏季保健需重点关注防暑降温、饮食卫生、皮肤防护和规律作息四方面。高温易引发脱水,生冷食物增加肠胃负担,紫外线可能损伤皮肤,作息紊乱降低免疫力。
1.防暑降温措施
儿童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建议每日保证1500-2000ml饮水,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户外活动。居家环境保持26-28℃室温,使用空调时注意风口避免直吹。外出时佩戴宽檐帽,穿着浅色棉质透气衣物,随身携带手持小风扇。出现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等先兆中暑症状时,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温水擦拭腋下、颈部等大血管处。
2.饮食安全管理
夏季细菌繁殖速度快,食物需现做现吃,冰箱存放不超过24小时。推荐食用冬瓜排骨汤、绿豆百合粥等清热食材,水果选择西瓜、樱桃等应季品种,食用前用盐水浸泡15分钟。避免空腹食用冰镇食品,冷饮每日不超过200ml。制作凉拌菜时,刀具砧板需生熟分开,配菜焯水后过凉开水。出现腹泻可口服补液盐,持续呕吐需就医排查诺如病毒等感染。
3.皮肤防护要点
儿童皮肤角质层薄,紫外线照射易引发日光性皮炎。选择SPF30+、PA+++的物理防晒霜,外出前30分钟涂抹,每2小时补涂一次。游泳后及时冲洗,擦干皮肤皱褶处预防间擦疹。被蚊虫叮咬后,用肥皂水清洗局部,避免抓挠引发感染。痱子高发期保持皮肤干爽,洗澡水温控制在37-38℃,沐浴后轻拍吸干水分。出现大面积晒伤伴水泡,需冷敷后就医处理。
4.作息规律维持
保证学龄儿童每天9-10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1小时。睡前1小时避免电子屏幕蓝光刺激,可进行亲子阅读等安静活动。周末作息波动不超过2小时,避免周一综合征。适当进行游泳、羽毛球等有氧运动,每次不超过45分钟,运动后补充含钾钠的淡盐水。空调房间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避免鼻腔干燥引发鼻出血。
夏季儿童健康管理需要建立多重防护体系,家长应每日检查孩子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和皮肤状态。准备防暑药箱配备电子体温计、退热贴、口服补液盐等应急物品,参加户外夏令营需提前确认医疗保障措施。持续高热不退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儿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