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质疏松性骨折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质疏松性骨折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白晓燕
白晓燕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家庭护理中需要特别注意患者卧床护理、饮食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及针对骨折部位的康复训练,合理护理可促进恢复,预防并发症。
1、卧床护理和预防并发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可能需要长期卧床,因此护理中要注意预防压疮和血栓等并发症。可以通过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调整体位的方式减轻局部压力,同时支持使用柔软的床垫。若患者行动受限,应在床旁移动下肢,或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2、饮食调整补充必需营养:
骨质疏松患者及骨折康复期需加强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以促进骨骼修复和恢复。例如可以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奶酪、深绿色蔬菜等,适量食用鱼类和鸡蛋黄补充维生素D。如果饮食中无法满足需求,可在医生建议下补充钙片或维生素D制剂。限制含糖饮料和高盐饮食等有助于控制钙质流失。
3、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
在骨折部位恢复疼痛减轻后,应根据医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早期可尝试简单的肢体活动防止肌肉萎缩,例如手指、手腕和脚踝的小幅度活动;中后期介入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如握力训练或步态训练。对年长患者,可考虑使用辅助设备如助行器,确保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家庭护理阶段还要定期监测骨折部位的情况,比如疼痛、肿胀和伤口愈合,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通风的环境,定期让患者晒太阳,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坚持科学的家庭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后续骨折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脚踝关节肿痛什么原因

脚踝关节肿痛可能由外伤、炎症、关节疾病或循环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常见原因包括扭伤、痛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感染性滑膜炎等问题,及时明确病因是关键,可通过针对性检查和治疗缓解症状。 1、外伤因素 脚踝关节肿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例如运动时扭伤或摔伤导致韧带拉伤或断裂。这会导致局部血管破裂、组织液渗出,引发肿胀和疼痛。建议出现扭伤后第一时间停止活动,用冰敷减轻肿胀,并及时前往骨科检查,必要时使用护具或者采取康复训练恢复。 2、炎症相关 痛风是引起脚踝关节肿痛的重要原因,通常由于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引发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会导致脚踝肿痛,其特点是晨僵和对称性关节肿痛。针对痛风,可在急性期服用别嘌醇或秋水仙碱,同时遵循低嘌呤饮食,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激素或生物制剂进行控制。 3、感染或滑膜炎 关节感染、滑膜炎等疾病也可导致脚踝关节肿痛。病原菌入侵关节后可能引发红肿、表面发热和剧烈疼痛。此类患者需尽快就医,通过抽取关节液检测病原菌,并应用抗生素治疗。如果积液严重,甚至需要手术引流。 4、血液循环障碍 静脉回流障碍如深静脉血栓也可导致脚踝关节出现肿痛症状。伴随症状可能包括足部的异常肿胀和皮肤温度升高,此类情况需警惕血栓风险,尽早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并根据结果接受抗凝治疗如华法林或利伐沙班,同时避免久坐久站。 脚踝关节肿痛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合理判断病因后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剧,应立即就医,通过检查明确诊断,切勿自行拖延或忽视病情发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