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燕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家庭护理中需要特别注意患者卧床护理、饮食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及针对骨折部位的康复训练,合理护理可促进恢复,预防并发症。
1、卧床护理和预防并发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可能需要长期卧床,因此护理中要注意预防压疮和血栓等并发症。可以通过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调整体位的方式减轻局部压力,同时支持使用柔软的床垫。若患者行动受限,应在床旁移动下肢,或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2、饮食调整补充必需营养:
骨质疏松患者及骨折康复期需加强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以促进骨骼修复和恢复。例如可以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奶酪、深绿色蔬菜等,适量食用鱼类和鸡蛋黄补充维生素D。如果饮食中无法满足需求,可在医生建议下补充钙片或维生素D制剂。限制含糖饮料和高盐饮食等有助于控制钙质流失。
3、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
在骨折部位恢复疼痛减轻后,应根据医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早期可尝试简单的肢体活动防止肌肉萎缩,例如手指、手腕和脚踝的小幅度活动;中后期介入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如握力训练或步态训练。对年长患者,可考虑使用辅助设备如助行器,确保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家庭护理阶段还要定期监测骨折部位的情况,比如疼痛、肿胀和伤口愈合,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通风的环境,定期让患者晒太阳,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坚持科学的家庭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后续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