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张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主任医师
抑郁症既是一种心理疾病,也是一种精神疾病。作为心理疾病,它常涉及情绪、思维和行为层面的异常改变;作为精神疾病,它通常因为大脑神经递质的功能失调而引发,需要药物、心理干预等多层面的治疗。两者只是侧重不同,并非对立的分类。
1、从心理疾病的角度看:
抑郁症的心理疾病属性主要体现在其与个人情绪调节和心理创伤密切相关。个体可能因长期承受压力、重要关系破裂、童年创伤等心理因素出现抑郁情绪,从而演变为抑郁症。常见表现包括持续悲伤、缺乏兴趣、动力丧失等不良情绪状态。这类抑郁症需要通过心理治疗手段干预,例如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关系疗法IPT等。这些方法能帮助患者调整负性的认知思维模式,并逐步恢复正常情绪。
2、从精神疾病的角度看:
抑郁症被划分为精神疾病是因为在许多患者身上,抑郁症的核心病理与脑部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失调相关。较重程度的抑郁症通常表现为难以控制的消极思维、食欲与睡眠的长期障碍,甚至自伤自杀倾向,这些症状往往需要药物治疗的介入。常用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度洛西汀及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如阿米替林。必要时,还需联合心理治疗进行综合干预。
3、如何辨别及如何处理:
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抑郁症,应尽早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专业评估可进一步明确是否属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抑郁症,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家中,可以尝试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以及培养兴趣爱好等方法作为辅助缓解方式。但请注意,这些方法不能替代临床治疗。
抑郁症是复杂的,需从心理、精神双重层面加以理解和对待。若能及早就医并接受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显著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如若有抑郁情绪经久不散或者出现自杀或自伤想法,请立即就医,不要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