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昏迷不醒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面积脑梗塞昏迷不醒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大面积脑梗塞昏迷不醒通常是由于脑血管严重堵塞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大面积脑组织坏死,损伤关键的神经中枢所致。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问题、慢性疾病以及突发性诱因。治疗需及时进行药物溶栓、手术干预或生命支持,同时结合后期康复治疗。
1、遗传和生理因素
遗传因素对脑梗塞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例如家族中存在中风或脑梗塞史,其风险会相应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硬化及血管弹性下降容易导致血流不畅。排查家族病史并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是预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2、外部环境因素与诱发条件
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以及生活压力大可能加速血管状况恶化。高盐、高脂饮食容易造成血管堵塞,慢性压力可能引发急性血压升高。调节生活方式是预防的关键。平时应保证膳食平衡,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足够的运动量,同时避免长时间久坐。
3、慢性基础疾病引发
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血管内膜损伤或粥样硬化,逐渐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如果患者未能有效控制这些疾病,发生脑梗塞的风险较高。早诊早治,积极控制“三高”状况,并遵医嘱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物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
4、突发性脑血管事件
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或恶劣天气中,急性脑梗可能突然发生,大面积梗塞更可能引发昏迷。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迅速送医抢救。时间是脑梗塞急救的关键,“黄金3小时”决定治疗效果和预后。
5、治疗方法
针对大面积脑梗塞,溶栓治疗如阿替普酶r-tPA在发病3-4.5小时内效果最佳;介入手术例如动脉取栓术可直接清除血栓,恢复血流;对于重症患者,可实施生命支持如呼吸机辅助和降颅压药物,以维持生命体征。后期康复包括功能训练、语言训练和心理疏导,有助于恢复日常能力。
大面积脑梗塞昏迷是一种危急现象,需要家属高度重视。发现脑梗塞先兆或突发症状如口角歪斜、肢体无力、语言障碍应迅速就医,抓住急救时间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生活习惯、预防基础疾病也能显著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梗塞和中风的区别

脑梗塞和中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脑梗塞是一种特定类型的中风,主要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而中风还包括因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出血。了解两者的不同有助于及时识别和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1医学定义的区别 脑梗塞是指因脑部血管被血栓或脂质斑块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病变。这属于缺血性中风的一部分。中风是一种统称,包含缺血性中风如脑梗塞和出血性中风如脑出血。简单来说,脑梗塞的成因是“堵”,而出血性中风的成因是“破”。 2症状表现的区别 脑梗塞的症状多表现为某一侧肢体麻木、乏力,语言障碍或视力受损,并可能伴随头晕等症状。中风则因类型不同,症状更多样,如出血性中风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呕吐和意识模糊。症状的快速识别非常关键,建议借助F.A.S.T法则判断脸部不对称、胳膊无力、语言不清,应立即就医。 3原因分析 脑梗塞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引发的血栓形成;而中风整体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血管先天缺陷或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破裂。高龄、长期吸烟、缺乏运动和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4治疗及急救措施 对于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多使用血栓溶解剂如阿替普酶或血管内取栓术,恢复期需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于出血性中风,需控制血压,减少颅内压力,严重者可能需要开颅手术止血。两种情况都需要尽早就医,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 5预防和护理建议 平时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水平,戒烟戒酒,均衡饮食,避免高钠、高脂肪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以有效降低中风风险。对于已出现过中风的患者,定期复查和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 无论是脑梗塞还是其他类型的中风,其带来的危害都不可忽视。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迅速就医并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同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中风发生率的根本方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