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梗塞

脑梗塞的危害有哪些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梗塞的危害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勋
李勋 河南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脑梗塞的主要危害包括致残、致死及导致认知功能损害,应及早识别并采取有效治疗以减轻影响。脑梗塞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时间越长,脑细胞损伤越严重,可能引发偏瘫、语言障碍、智力减退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后果,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致残风险高
脑梗塞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肢体功能障碍,特别是偏瘫和运动障碍。这是因为梗塞部位通常影响大脑对肢体的控制。患者可能出现无法正常行走、抬手无力等问题,生活无法自理。通过早期运用康复治疗,例如物理治疗PT和职业治疗OT,可一定程度改善功能恢复。
2、致命性较高
严重脑梗塞可能导致大面积脑损伤,诱发脑水肿、脑疝,从而危及生命。若梗塞范围广或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可能更加凶险。溶栓治疗例如阿替普酶等、血管介入例如机械取栓技术和外科手术如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度病例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少病死率。
3、认知功能损害
轻型脑梗塞虽然不一定会完全丧失运动能力,但可能导致大脑认知功能受损,包括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下降和语言障碍等。长时间的认知损害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预防性的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认知康复训练对部分患者有效。
4、继发性并发症
脑梗塞可诱发一系列衍生性问题,如吸入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心律失常和抑郁症等,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进一步伤害。为降低这些风险,需加强护理,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并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保持卧床期间的身体活动、改善饮食等,也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脑梗塞引发的危害因人而异,但总体上具有较高的致残性和致死性,需重视预防与早期干预。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群体,应定期体检,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并按需服用预防性药物。被确诊脑梗塞的患者,应密切遵循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手术与药物的治疗依从性,结合康复训练,以最大程度降低疾病负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梗塞和中风的区别

脑梗塞和中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脑梗塞是一种特定类型的中风,主要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而中风还包括因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出血。了解两者的不同有助于及时识别和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1医学定义的区别 脑梗塞是指因脑部血管被血栓或脂质斑块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病变。这属于缺血性中风的一部分。中风是一种统称,包含缺血性中风如脑梗塞和出血性中风如脑出血。简单来说,脑梗塞的成因是“堵”,而出血性中风的成因是“破”。 2症状表现的区别 脑梗塞的症状多表现为某一侧肢体麻木、乏力,语言障碍或视力受损,并可能伴随头晕等症状。中风则因类型不同,症状更多样,如出血性中风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呕吐和意识模糊。症状的快速识别非常关键,建议借助F.A.S.T法则判断脸部不对称、胳膊无力、语言不清,应立即就医。 3原因分析 脑梗塞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引发的血栓形成;而中风整体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血管先天缺陷或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破裂。高龄、长期吸烟、缺乏运动和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4治疗及急救措施 对于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多使用血栓溶解剂如阿替普酶或血管内取栓术,恢复期需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于出血性中风,需控制血压,减少颅内压力,严重者可能需要开颅手术止血。两种情况都需要尽早就医,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 5预防和护理建议 平时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水平,戒烟戒酒,均衡饮食,避免高钠、高脂肪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以有效降低中风风险。对于已出现过中风的患者,定期复查和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 无论是脑梗塞还是其他类型的中风,其带来的危害都不可忽视。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迅速就医并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同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中风发生率的根本方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