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勋
河南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脑梗塞的主要危害包括致残、致死及导致认知功能损害,应及早识别并采取有效治疗以减轻影响。脑梗塞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时间越长,脑细胞损伤越严重,可能引发偏瘫、语言障碍、智力减退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后果,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致残风险高
脑梗塞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肢体功能障碍,特别是偏瘫和运动障碍。这是因为梗塞部位通常影响大脑对肢体的控制。患者可能出现无法正常行走、抬手无力等问题,生活无法自理。通过早期运用康复治疗,例如物理治疗PT和职业治疗OT,可一定程度改善功能恢复。
2、致命性较高
严重脑梗塞可能导致大面积脑损伤,诱发脑水肿、脑疝,从而危及生命。若梗塞范围广或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可能更加凶险。溶栓治疗例如阿替普酶等、血管介入例如机械取栓技术和外科手术如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度病例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少病死率。
3、认知功能损害
轻型脑梗塞虽然不一定会完全丧失运动能力,但可能导致大脑认知功能受损,包括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下降和语言障碍等。长时间的认知损害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预防性的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认知康复训练对部分患者有效。
4、继发性并发症
脑梗塞可诱发一系列衍生性问题,如吸入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心律失常和抑郁症等,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进一步伤害。为降低这些风险,需加强护理,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并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保持卧床期间的身体活动、改善饮食等,也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脑梗塞引发的危害因人而异,但总体上具有较高的致残性和致死性,需重视预防与早期干预。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群体,应定期体检,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并按需服用预防性药物。被确诊脑梗塞的患者,应密切遵循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手术与药物的治疗依从性,结合康复训练,以最大程度降低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