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手法收骨盆可能带来肌肉损伤、韧带拉伤、脊椎错位等潜在危害,严重时甚至导致长期慢性疼痛或功能障碍,应谨慎对待,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择科学、合适的骨盆恢复方法。
1、骨盆手法矫正的背景及可能危害
手法收骨盆是某些美容或康复机构为“矫正骨盆形态”开展的项目,特别受到产后女性的关注。然而,这些操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往往没有经过严谨论证。在施加外力矫正骨盆时,若力量不当或由非专业人士执行,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肌肉损伤:骨盆周围分布着多组重要的肌肉,如臀部肌肉、髋关节肌肉等,在按压、拉伸不当时可能受到撕裂或挫伤。
韧带拉伤:骨盆与脊柱、髋部通过韧带连接,错误的外力可能让韧带超出承受能力,导致急性拉伤甚至不可逆的松弛。
脊椎位置异常:骨盆是脊柱的基础,受力不均或过度扭转可能让脊椎发生错位,进一步引发腰椎疼痛或神经压迫。
2、为什么手法收骨盆可能存在风险
结构复杂性:骨盆包括髂骨、坐骨和耻骨,关节、韧带、血管和神经分布密集,结构精细,任何不当操作都可能影响整体功能。
个体差异:骨盆形态和恢复速度因年龄、分娩方式、遗传等因素有所不同,统一的标准化操作不适用于所有人群。
缺乏医学依据:多数手法收骨盆来源于民间经验,尚缺乏充分的解剖和生物力学支持,甚至可能与现代医学的观点背离。
3、安全替代方案及建议
与其选择高风险的手法矫正,不如尝试更安全和科学的方法来改善骨盆形态或功能:
产后骨盆肌肉锻炼:通过凯格尔运动、骨盆前倾后屈练习等低冲击动作强化骨盆周围肌肉的稳定性。每天坚持练习,可在6至12周逐渐见效。
专业物理治疗:咨询具有资质的物理治疗师,通过个性化矫正练习或仪器辅助改善骨盆平衡。治疗师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恢复计划。
科学姿势调整: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坐姿、站姿的中立位,避免翘二郎腿、躺着玩手机等损害骨盆稳定的姿态,有助于自然恢复骨盆结构。
骨盆修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应急于求成,更不能依赖未经验证的技术或手段。如果担心骨盆问题,请优先咨询骨科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确保选择有效且安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