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细菌感染性口炎的主要原因包括口腔卫生环境不良、免疫力低下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损伤,可由多种外部和自身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应从预防和及时治疗入手。
1、口腔卫生环境不良
日常口腔清洁不足是导致该疾病的重要源头。小儿常常进食或玩耍后不漱口,食物残留在牙缝或口腔内发酵,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温床。喂奶瓶和安抚奶嘴的过度使用,也容易让细菌大量滋生并侵入口腔组织。建议家长每日坚持帮助孩子清洗口腔,如婴幼儿用柔软的清洁纱布轻轻擦拭牙龈,而稍大的儿童可以尝试儿童专用牙膏和牙刷养成刷牙习惯。
2、免疫力低下
宝宝身体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尤其在刚经历感冒、发烧或腹泻等其他感染性疾病时,免疫力会进一步下降,这让口腔更容易受到细菌侵害。对于早产儿或患有营养不良的孩子,因体质相对较弱,感染风险更高。日常注意均衡饮食,合理搭配优质蛋白质、维生素C和矿物质如锌、铁,从内提升免疫力,是防治口炎的重要措施。
3、细菌感染和创伤
孩子牙齿正在生长,啃玩具、咬手指、进食过硬的食物等行为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微小创伤。若这些损伤未被及时处理,细菌如链球菌或葡萄球菌便可趁虚而入,进一步感染和发展为口炎。经常检查孩子的口腔状况,一旦发现溃疡或红肿,需使用温盐水漱口或外用安全的抗菌药膏如口腔专用的氯己定药膏,并监控症状是否缓解。
4、环境因素的影响
与病菌源接触是一大风险。例如,不洁的奶瓶、餐具、玩具或家长不注意卫生,均会增加口腔细菌负荷。另外,吸烟家庭中的二手烟和劣质空气也可能刺激并破坏口腔黏膜。建议家庭生活中全面保持清洁,玩具应定期清洗消毒,家长做好日常卫生管理。
小儿细菌感染性口炎并非不可预防,家长需关注从口腔清洁、增强免疫力到生活细节的全面管理。一旦症状未能控制,孩子出现发烧、疼痛或拒食等,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进一步的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