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功能是否正常通常通过女性生殖激素指标、超声检查评估卵巢形态、排卵情况等综合判断,常用的激素检测包括FSH、LH、E2、AMH等。了解卵巢功能的正常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
1、卵巢功能的主要激素指标
卵巢功能评估中常见的激素指标包括:
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正常值通常在卵泡期为3-10、mIU/ml,数值过高可能提示卵巢储备下降,卵巢功能减退。
黄体生成素LH:卵泡期正常值约为2-10、mIU/ml,其比值与FSH相差较大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异常。
雌二醇E2:卵泡期正常范围为25-75、pg/ml。值过低可能反映卵巢功能不足,而过高则可能提示卵巢储备高耗或其他病变。
抗缪勒管激素AMH:广泛用来衡量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值通常为1.1-6.8、ng/ml,低于1、ng/ml可能反映卵巢储备减少。
2、超声检查卵巢形态与排卵情况
卵巢体积:通常每侧卵巢体积小于10ml,体积过大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等问题。
窦卵泡数AFC:通过超声评估每侧卵巢的窦卵泡数量,正常范围是每侧≥6个,数目减少会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排卵情况:通过监测卵泡发育直至排卵来判断卵巢是否正常运作。
3、其他可能的检查和评估
基础体温监测:测量基础体温逐日记录,可用来评估排卵是否发生,健康女性基础体温通常呈现双相曲线。
月经状况观察:卵巢功能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在21-35天之间,规律且无明显痛经、量异常等问题。
保持卵巢功能正常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是基础,可适量增加大豆、鱼类、坚果等润养卵巢的食物;规律作息、避免过劳和过度用药也是保护卵巢的重要方面。如发现月经紊乱、激素检查异常,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指导。这不仅有助于恢复生育能力,还有助于预防早衰、内分泌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