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肾穿刺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手术,它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微创的诊断操作,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但也并非完全无风险。此操作主要用于采集肾组织样本以诊断肾脏疾病。术前需评估身体状况,术后注意休息和护理。
1、肾穿刺的性质
肾穿刺技术被归类为微创诊断操作,主要通过超声或CT引导,用穿刺针从背部进入肾脏,提取少量的肾组织进行分析。手术过程通常只需要局部麻醉,具备相对安全性,一般不会长时间住院,也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显著影响。但其风险主要集中在出血、感染等少数并发症上,特别是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来说,需谨慎评估后再进行。
2、为什么需要进行肾穿刺
通常用于明确肾脏疾病的病因和性质,包括但不限于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或肾脏肿瘤。一些影像学检查或者尿常规发现异常时,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肾穿刺,以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3、如何做好术前准备
术前需进行详细的身体评估,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压水平评估等,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接受操作。术前一周内需停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手术当天保证空腹。医生通常会给予术前详细的指导。
4、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肾穿刺后,患者需卧床休息至少6小时,并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出血。饮食上注意清淡,多饮水以维持良好的肾脏循环。一般1-2天内可能出现轻微腰部疼痛,但如出现明显血尿、持续腰痛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应按时复诊,查看肾功能指标是否正常。
肾穿刺虽并非大手术,但仍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并重视术后护理,以确保安全并获得准确诊断。术前如存疑虑,可与医生详细沟通,了解操作流程和可能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