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艾滋病HIV感染尚无彻底治愈的药物,但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ART,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病毒载量,延长患者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检测、及时介入和持之以恒的用药。
1、抗病毒治疗ART是核心方法
抗病毒治疗ART目前是艾滋病的标准治疗方式。ART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能够将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不到的水平,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
恩曲他滨/替诺福韦如Truvada: 常用于治疗和暴露前预防,其作用是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多替拉韦DTG: 高效且耐药性低,常用于一线治疗方案。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 可用于二线治疗,特别适合既往用药失败的患者。
长期规律用药,不仅能延长患者寿命,还可减少艾滋病传播的风险,保护伴侣或其他人群。
2、正确管理并发症与感染
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极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疾病如肺结核、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等。针对这些感染,具体管理如下:
抗感染药物: 针对不同的感染使用对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卡氏肺孢子虫可用达托霉素,真菌感染常用两性霉素B。
定期筛查与预防: 每半年至一年检测潜在感染,一旦发现异常尽早介入。
提高免疫水平: 平衡营养、戒烟限酒,并结合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预防新的感染。
3、健康管理与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患艾滋病后,患者常面临心理压力及社会歧视,注重健康管理与心理支持极为重要:
健康饮食: 补充足量的蛋白质、新鲜蔬菜水果,维持营养均衡,增强体质。
适量运动: 如散步、瑜伽等,提升免疫力并改善情绪状态。
心理咨询: 尽早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加入患者支持小组,也有助于通过互助缓解精神压力。
艾滋病虽难以治愈,但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科学的健康管理,患者完全可以实现与病毒共存,并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了解疾病知识、坚持用药和心理健康维护才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回归更有质量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