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骶骨痛可能由姿势不良、外伤、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找到具体诱因后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或治疗,如调整坐姿、药物干预或物理治疗。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尽早寻求医疗帮助。
1、姿势不良引起
长时间久坐或坐姿不正确会导致骶骨区域受到过多的压力,从而引发疼痛。许多人在工作或休息时会不自觉地前倾或坐得过低,导致骶骨部位承受过重的压力。改善坐姿非常重要,可以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保持腰椎的自然曲线,每隔30-60分钟站起来活动一下,减轻骶骨的负担。
2、外伤造成损伤
骶骨痛也可能是外伤引起的,例如摔倒或碰撞。这种情况常常伴随局部的瘀血、肿胀甚至骨裂。轻度外伤可以通过休息、局部冷敷和使用消炎止痛膏药缓解症状;若怀疑骨裂或严重损伤,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影像检查,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固定、理疗或手术等治疗方式。
3、骶髂关节炎或韧带炎症
骶骨区域的疼痛有时与骶髂关节炎或周边韧带的炎症有关。这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关节磨损或局部过度用力所致。这种情况下需要正规的治疗,包括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必要时配合康复训练来增强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减少骶骨区域承受的负担。
4、女性生理因素引起
女性在月经或怀孕期间可能会因为子宫后倾压迫骶骨或分泌的激素变化导致疼痛。可以通过热敷缓解不适,配合低强度的拉伸锻炼改善局部循环。如怀孕期间症状严重,建议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需要专业干预。
5、其他疾病因素影响
慢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等也可能牵扯到骶骨区域引发疼痛。许多患者会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背部僵硬或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如果怀疑是这些疾病引起,应尽早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MRI或CT,根据诊断结果决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微创手术或物理康复治疗。
骶骨痛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缓解,但若疼痛持续无法缓解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养成健康的坐姿习惯、积极运动、关注身体异常信号是预防骶骨痛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