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经络穴位

手臂的穴位有哪些

|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臂的穴位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汪晨
汪晨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手臂上的穴位包括曲池穴、内关穴与合谷穴等,它们在中医中具有重要的保健和治疗作用,可以通过按压或针灸刺激来缓解多种症状。了解这些穴位的具体位置及作用,并使用正确方法,有助于促进健康和改善身体不适。
1、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关节外侧,屈肘时肘横纹外端凹陷处。它被广泛用于缓解发热、咽喉肿痛、腹泻及皮肤问题等症状。曲池穴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高血压等症状。按压治疗时,可以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每次持续1-2分钟,每日2-3次。
2、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掌侧横纹上2寸处,介于两筋之间。这是一个常见的穴位,主要用于缓解心悸、胸痛、失眠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在乘车时按压内关穴,可有效缓解晕车引发的不适。平时可以用手指按压或通过刮痧棒刺激,每次30秒,如有不适需暂停。
3、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中点的位置。它是人体的“万能穴位”,广泛用于头痛、牙痛、感冒及便秘的辅助治疗。按压合谷穴时应稍施用力,持续按压30秒后松开,再重复,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手臂的穴位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但按压穴位需要掌控好力度,若感觉疼痛或发现按压后症状加重,应停止操作并尽快咨询同时,穴位治疗可以作为辅助疗法,若身体出现严重症状,仍需尽早就医接受专业诊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针灸穴位都有哪些

针灸穴位包括十四经脉上的361个腧穴,以及一些经外奇穴,这些穴位分布于全身,不同穴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常见的穴位包括头部的百会穴、四神聪,四肢的合谷穴、足三里,以及背部的大椎穴等,针灸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调节气血,改善人体功能。 1、十四经脉的腧穴 十四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和两条经外奇经任脉与督脉,其中的361个腧穴是针灸治疗的主要对象。例如: 头部区域:百会穴位于头顶部,可以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眩晕等;四神聪则常用于缓解记忆力下降、改善注意力。 躯干区域:大椎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下方,用于调节发热、感冒等症状。檀中穴位于胸部,用于缓解咳嗽、胸闷。 四肢区域:合谷穴位于手部,用于缓解头痛、牙痛;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用于调理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 2、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是指不在十四经脉分布范围内,但有明显治疗效果的穴位,例如: 耳垂的耳穴:用于改善失眠、缓解焦虑。 手背的腰痛点:用于治疗急性腰痛。 3、穴位的作用原理和选择 穴位通过“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对人体产生作用。例如,刺激关元穴、气海穴可以调节元气,对于内分泌失调、脾肾气不足的人群尤为有效;刺激印堂穴往往能起到安神定志作用,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症状和病因选择相关穴位,同时考虑个体化差异,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针灸穴位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由专业针灸医师执行,自行尝试可能引起意外后果。建议对于出现慢性疾病或急性疼痛的人群,务必寻求专业针灸师帮助,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