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垂直距离过低可能导致咬合无力、下颌后退、言语不清等问题,并对患者的面部美观和口腔功能造成显著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了解其原因并及时调整义齿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修复或重新制作义齿来解决。
1、全口义齿垂直距离过低的主要临床表现:
垂直距离过低会引发多方面临床症状,包括:
a. 咬合无力与不适:由于上下颌之间的距离缩短,咬合力不足,导致患者在进食时咀嚼效率明显下降,并可能引发长时间的咬肌疲劳或酸痛感。
b. 下颌后退与面部塌陷:垂直距离不足可能让下颌向后移动,改变面部比例,表现出面部皱纹增多、嘴巴向内凹陷,严重影响美观。
c. 言语障碍与发音不清:由于上下颌的位置异常,舌部空间受到限制,部分患者的发音会变得模糊、含糊不清,特别是“s”、“z”等声母明显受影响。
d. 关节及肌肉问题:长期使用不合适的义齿可能对颞下颌关节产生压力,导致关节疼痛甚至关节紊乱综合征。
2、原因分析:
导致全口义齿垂直距离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a. 设计与制作问题:义齿在初始制作时设计不当,未准确评估患者的垂直距离,或是在制作中未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b. 义齿材料的长期磨耗:义齿的基托或牙齿材料长期使用后磨损,逐渐降低了垂直距离。这在多使用树脂材料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c. 牙床和黏膜退缩:长期佩戴义齿会导致牙槽骨吸收和软组织退缩,使义齿底座与牙龈之间的适应性下降,最终影响垂直距离的维持。
3、调整和治疗方法:
a. 牙列重组或调整垂直距离:可以通过增加义齿的饰面材料,拉长义齿咬合面,正确恢复上下颌间的垂直距离,改善咬合关系。
b. 重新制作新义齿:对于义齿严重老化、立体角度调整难以解决的情况,建议由专业医生重新取模、设计,并制作新义齿。
c. 定期维护与功能训练: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调整义齿,同时通过面部表情练习和舌肌功能训练,帮助适应新的垂直距离。
保持适当的垂直距离对口腔健康和美观至关重要。如果您发现佩戴全口义齿后出现面部改变或功能异常,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并进行调整或更换。定期维护义齿是确保使用舒适和长期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