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10个症状有哪些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低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疲劳、胸痛、咳血、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及淋巴结肿大。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1. 持续咳嗽超过两周是结核病的典型症状,可能伴有黏液或脓痰。咳嗽逐渐加重,尤其在清晨明显。若咳嗽持续不缓解,需警惕肺结核可能。
2. 低热通常出现在午后或傍晚,体温在37.5℃-38℃之间波动。长期低热伴随其他症状时,应排查结核感染。
3. 夜间盗汗表现为睡眠中大量出汗,甚至浸湿衣物。这与免疫系统对抗结核菌产生的代谢反应有关。
4.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是结核病消耗性特征的体现,患者可能在短期内减轻5%以上体重。
5. 疲劳感持续存在,即使充分休息仍觉乏力,与机体能量被大量消耗有关。
6. 胸痛多发生在咳嗽或深呼吸时,提示肺部病灶可能累及胸膜。
7. 咳血通常为痰中带血丝,严重者可出现大口咯血,表明肺部血管受到侵蚀。
8. 食欲减退伴随消化功能下降,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加重消耗症状。
9. 呼吸困难在病变范围较大时出现,提示肺组织受损严重。
10.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触之质硬,可能形成窦道并排出干酪样坏死物。
治疗需结合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需规范服用6-9个月。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无效的局限性病灶或大咯血患者。饮食应保证高蛋白(如鸡蛋、鱼肉)、高热量(如坚果、全麦面包)及富含维生素(如柑橘、绿叶菜)的食物。每天进行30分钟温和有氧运动(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恢复肺功能。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痰涂片、胸部CT等检查。结核病通过规范治疗可完全治愈,但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隔离痰液等防护措施能有效防止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