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女纸伤不起 痛经怎么办

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90%为无器质性病变的原发性痛经,主要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10%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引发。缓解方法包括热敷、药物干预及生活方式调整。
1. 原发性痛经的生理机制
子宫收缩过度和局部缺血是疼痛主因。月经期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F2α,刺激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压迫血管导致缺氧。青少年女性宫颈管较窄,经血排出受阻会加剧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始于初潮后1-2年,持续2-3天。
2. 继发性痛经的病理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期出现盆腔坠痛,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常伴有性交痛。子宫腺肌症导致子宫均匀增大,月经量多且痛感逐渐加重。慢性盆腔炎引发的痛经伴随白带异常,需抗生素治疗。这些情况需妇科超声或腹腔镜确诊。
3. 药物缓解方案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应在经前1-2天开始服用,阻断前列腺素合成。短效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减少内膜增生,适合需要避孕的女性。解痉药颠茄片可缓解子宫痉挛,但青光眼患者禁用。每月用药不超过5天,避免胃肠道副作用。
4. 非药物干预措施
下腹部贴暖宝宝或热水袋,温度保持40℃持续20分钟,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每天30分钟快走或瑜伽猫牛式,增加内啡肽分泌。饮食选择姜茶、榴莲等温性食物,避免冷饮刺激血管收缩。钙镁片补充可减少肌肉紧张。
5. 需就医的警示症状
突发剧烈腹痛伴呕吐可能提示黄体破裂,经期延长且贫血需排查粘膜下肌瘤。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要警惕内异症恶变,不孕合并痛经应评估输卵管情况。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和盆腔MRI能明确诊断。
痛经管理需要个体化方案,记录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助于医生判断。原发性痛经多在生育后缓解,继发性痛经需针对病因治疗。建立月经健康档案,定期妇科检查能早期发现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