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有哪些呢?

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包括呕血、黑便、便血,严重时伴随头晕、心悸甚至休克。关键需区分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和下消化道(小肠、结肠)出血,前者多见呕咖啡样物或鲜红血,后者常表现为暗红或鲜红血便。
1. 呕血与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经胃酸作用形成硫化铁,呕吐物呈咖啡渣样,排出时则为柏油样黑便。若出血量大且急,可能呕鲜红色血液。每日出血量超过50ml会出现黑便,胃内积血达250ml以上可能引发呕血。
2. 血便特征
下消化道出血多见暗红色或鲜红色血便。小肠出血可能呈果酱样,结肠出血常附着于粪便表面。痔疮出血多为便后滴鲜血,不与粪便混合。出血量较大时可能出现暗红色血块。
3. 全身症状
急性出血超过400ml会出现头晕、乏力,超过800ml可能发生休克,表现为皮肤湿冷、脉搏细速。慢性失血会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指甲变脆。老年人对出血耐受差,更易出现意识模糊。
4. 伴随症状
胃溃疡出血多伴上腹痛,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常有肝病史。肠癌出血可能伴随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感染性肠病出血常见发热、里急后重感。应激性溃疡多发生在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
出现呕血、大量便血或晕厥需立即急诊。轻度出血可先消化科就诊,医生可能建议胃镜、肠镜或胶囊内镜检查。40岁以上首次出血患者建议排查肿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需评估药物影响。出血期间禁食,保持侧卧位防窒息,记录出血量和性状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