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症有哪些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症状,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的雌激素水平波动有关。调整生活方式、激素替代疗法和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
1 月经紊乱是围绝经期最早出现的症状。周期缩短或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部分人会出现不规则出血。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异常出血需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必要时可服用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或采用孕激素疗法如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
2 血管舒缩症状表现为突发性潮热、夜间盗汗。每天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持续1-5分钟,可能伴随心悸。穿着多层棉质衣物便于增减,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临床常用可乐定贴片、加巴喷丁缓解症状,植物雌激素如大豆异黄酮也有辅助作用。
3 精神神经症状包括焦虑抑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雌激素下降影响5-羟色胺分泌,导致情绪调节障碍。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促进内啡肽分泌,正念冥想可降低压力激素水平。严重时需心理科评估,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可改善症状。
4 泌尿生殖系统萎缩引发阴道干涩、性交疼痛、尿频尿急。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能修复黏膜,水溶性润滑剂减少性交不适。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每天3组每组15次收缩,有助于改善尿失禁。
5 远期风险包括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骨密度检测发现骨质流失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阿仑膦酸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维持心血管健康,地中海饮食模式降低血脂异常风险。
围绝经期症状持续2-8年不等,个体差异显著。症状评分量表如Kupperman指数可评估严重程度,妇科内分泌检查明确激素水平。建立健康档案跟踪骨密度、血脂等指标,激素替代疗法需在医生指导下个性化定制,窗口期(60岁前或绝经10年内)使用获益大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