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急疹症状及处理有哪些

婴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病毒感染性疾病,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后出疹,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以对症护理为主。处理重点在于控制发热、保持水分、观察皮疹变化。
1. 婴儿急疹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三个阶段。初期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3-5天,可能伴有轻微咳嗽或腹泻。热退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直径2-5毫米,从躯干向四肢扩散,不痒不痛,2-3天自行消退。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烦躁、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2. 发热期处理需注意三个要点。物理降温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药物降温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保持环境温度22-24℃,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每2小时监测体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阿司匹林类药物。
3. 皮疹护理着重预防继发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洗澡水温控制在37-38℃。选择无刺激的婴儿润肤露,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挠。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短暂色素沉着,属正常现象。
4. 营养支持需要调整喂养方式。发热期间少量多次喂哺,母乳喂养者增加喂养频率。已添加辅食的婴儿选择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适当补充维生素C,如橙汁、猕猴桃等。避免强迫进食,每日尿量应保持6-8次。
5. 特殊情况识别要注意三个危险信号。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需排除其他感染。出现抽搐、意识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立即就医。皮疹伴随出血点或瘀斑提示可能为其他严重疾病。早产儿或免疫力低下患儿需更严密监测。
婴儿急疹具有自限性,正确护理可帮助患儿平稳度过病程。家长应保持冷静,重点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而非单纯关注体温数值。皮疹消退后获得持久免疫力,极少出现并发症。如出现异常症状或家长无法判断病情进展,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获取专业指导。日常注意与呼吸道感染患者隔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可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