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的症状包含哪些

小儿结核病常见症状包括长期低热、咳嗽、消瘦和夜间盗汗,需及时就医排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主因,治疗需联合药物与营养支持。
1. 长期低热是典型表现,体温多维持在37.5-38.5℃之间,持续两周以上。患儿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和精神萎靡,需每日监测体温并记录变化曲线。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X线可辅助诊断。
2. 咳嗽超过三周需警惕,初期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痰液或血丝。这种咳嗽夜间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保持居室通风,使用加湿器缓解气道刺激。痰液检查发现抗酸杆菌可确诊。
3. 体重下降明显,三个月内减轻超过原体重10%。这与结核毒素消耗和营养吸收障碍有关。建议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羹、鱼肉泥,配合维生素AD补充。定期测量体重并绘制生长曲线。
4. 夜间盗汗表现为入睡后头部、胸部大量出汗,需更换衣物。这与植物神经紊乱有关,保持卧室温度在20-22℃,选择吸湿性强的纯棉睡衣。血沉加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是常见实验室异常。
5. 部分患儿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呈串珠样排列。触诊质地较硬且活动度差,避免挤压以防扩散。超声检查可评估淋巴结性质,必要时进行活检。
6. 重症可能累及其他器官,结核性脑膜炎会出现头痛呕吐,骨结核引发关节肿胀。这些情况需立即住院,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疗法,疗程至少6个月。
小儿结核病症状易与普通感冒混淆,若咳嗽发热持续不愈,应尽早就医做PPD试验。规范治疗可完全康复,但擅自停药易导致耐药性。疫苗接种和避免接触患者是有效预防手段,家庭成员需同步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