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症状和治疗都有哪些?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和皮疹,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严重者需就医。麻疹的传播性强,预防接种是关键。
1.麻疹的典型症状
麻疹的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和结膜炎(眼睛红肿、流泪、畏光)。发病后2-3天,口腔内会出现特征性的科氏斑(Koplik斑),为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随后,体温进一步升高,皮肤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通常从耳后、发际线开始,逐渐蔓延至面部、躯干和四肢。皮疹持续约5-6天后逐渐消退,皮肤可能留有褐色色素沉着或脱屑。
2.麻疹的传播途径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随飞沫进入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可能感染。病毒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腔或口腔分泌物传播。麻疹的传染性极强,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儿童,感染风险较高。
3.麻疹的治疗方法
麻疹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1)发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2)咳嗽:可服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或使用加湿器缓解症状。
(3)结膜炎: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强光刺激,必要时使用人工泪液。
(4)补充维生素A:研究显示,补充维生素A可减轻麻疹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
(5)隔离与休息:患者需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避免传染他人,同时保证充足休息和营养摄入。
4.麻疹的预防措施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采用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接种程序为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一剂。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也可降低感染风险。对于未接种疫苗的接触者,可在暴露后72小时内接种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疾病,早期识别症状、及时隔离治疗至关重要。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的根本措施,公众应提高防范意识,确保儿童按时接种疫苗。如出现疑似麻疹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或引发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