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办法有哪些

小儿腹泻病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综合措施,核心方法包括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及预防感染。母乳喂养婴儿继续哺乳,人工喂养者改用无乳糖配方奶,严重时需静脉补液。
1. 补液治疗
脱水是腹泻最需警惕的并发症。轻中度脱水使用口服补液盐(ORS),每腹泻一次补充10ml/kg。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林格液,按每小时20ml/kg速度补充。家庭可自制糖盐水(500ml温水+1.75g食盐+10g白糖)。
2. 饮食调整
母乳喂养儿增加哺乳次数,母亲需低脂饮食。已添加辅食的婴儿选择苹果泥、胡萝卜汤等低渣食物。幼儿期患者食用大米粥、面条等易消化主食,避免高糖饮料和乳制品。慢性腹泻可尝试焦米汤(炒黄大米煮粥滤汤)。
3. 药物治疗
抗生素仅用于细菌性肠炎,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0mg/kg/日)、头孢克肟(8mg/kg/日)。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袋/次,2次/日)可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1岁以下1袋/日,分3次服)能保护肠黏膜。
4. 中医外治法
脐部贴敷丁桂儿脐贴(12小时更换),或吴茱萸粉醋调敷涌泉穴。推拿手法包括逆时针摩腹(5分钟)、揉龟尾穴(300次),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
5. 预防措施
轮状病毒疫苗(2月龄起口服)可预防病毒性腹泻。注意奶具消毒、饭前洗手,避免生冷食物。长期腹泻需排查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
小儿腹泻治疗关键在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70%病例通过口服补液即可缓解。若出现血便、持续呕吐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每日称体重可有效监测脱水程度,体重下降超过5%提示重度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