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有什么症状 伤寒的临床六大表现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玫瑰疹、肝脾肿大等六大表现,需及时就医治疗。主要因摄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感染,治疗以抗生素为主,辅以对症支持。
1. 持续高热
伤寒患者体温呈阶梯式上升,第一周可达39-40℃,持续1-2周不退。发热前可能伴有头痛、乏力等前驱症状。物理降温可选用温水擦浴,药物退热推荐对乙酰氨基酚,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肠出血。
2. 相对缓脉
体温升高但脉搏增快不明显,形成特征性的脉搏体温分离现象。这与细菌内毒素影响心脏传导系统有关。需持续心电监护,出现心律失常时可使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
3. 玫瑰疹
病程第7-10天胸腹部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皮疹由细菌栓塞皮肤毛细血管所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
4. 消化系统症状
舌苔厚腻呈"伤寒舌",伴有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第二周可能出现腹泻,大便呈稀水样。饮食宜选流质或半流质,如米汤、藕粉,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腹胀严重可用消胀片或薄荷水灌肠。
5. 肝脾肿大
细菌在网状内皮系统繁殖导致器官肿大,触诊质地柔软。超声检查可见肝脏轻度肿大。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脾破裂,必要时行脾切除术。
6. 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等"伤寒面容",重症可出现谵妄昏迷。与内毒素影响中枢神经有关。保持环境安静,躁动患者可短期使用安定类药物。
伤寒具有较强传染性,确诊后需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粪便培养阴性。预防重点在于饮食卫生,饮用煮沸水,生食瓜果彻底洗净。疫苗接种对高危人群有保护作用,包括Vi多糖疫苗和Ty21a口服疫苗两种。出现持续发热伴消化道症状应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