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重症需立即就医。典型表现为1-2天低热后出现口腔疼痛性溃疡,手掌、足底及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水疱,部分伴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1. 发热
约80%患儿首发症状为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持续1-2天。发热期间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体温超过38.5℃需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持续高热不退,这可能是重症信号。
2. 口腔症状
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出现粟粒大小疱疹,多见于舌面、颊黏膜和硬腭,破溃后形成溃疡。可用康复新液漱口缓解疼痛,饮食选择温凉流质如米汤、牛奶,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
3. 皮肤症状
特征性皮疹多出现在发热后期,手、足、臀部出现直径2-5mm的红色斑丘疹,部分发展为周围有红晕的小水疱。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宽松棉质衣物,水疱未破溃时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
4. 其他伴随症状
约30%病例伴有轻微咳嗽、流涕等感冒样症状,个别出现食欲减退、乏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促进黏膜修复。出现异常嗜睡、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时,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
手足口病多数症状轻微,7-10天可自愈,但需警惕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病例。居家护理期间重点监测体温变化和神经系统症状,皮疹无需特殊处理会自行消退。托幼机构患儿应隔离两周,日常注意洗手消毒等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