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瘫痪是怎么了 如何护理高位瘫痪患者

高位瘫痪通常由脊髓颈段损伤导致,患者丧失四肢和躯干控制能力,需终身综合护理。关键护理措施包括预防压疮、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
1. 高位瘫痪的病因
脊髓损伤是主要病因,常见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外伤。颈椎间盘突出、肿瘤压迫脊髓也可能导致瘫痪。遗传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展到后期会影响颈部脊髓功能。自身免疫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可能破坏脊髓神经传导。
2. 急性期医疗处理
损伤后72小时内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减轻脊髓水肿。颈椎骨折需行前路或后路减压固定手术。重症患者需气管切开维持呼吸,安装心电监护仪观察生命体征。
3. 长期护理要点
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和减压敷料。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膀胱管理采用间歇导尿,记录出入量。肠道护理需定时使用开塞露或手法辅助排便。
4. 康复训练方法
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和咳嗽练习,使用呼吸训练器增强肺功能。上肢残存肌力训练借助悬吊带进行,逐步增加阻力。坐位平衡训练从30度开始,逐步提高角度。电动轮椅操控训练需适配头控或气控装置。
5. 营养与并发症预防
高蛋白饮食搭配膳食纤维,每日热量控制在2000-2500大卡。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定期检查泌尿系统超声,预防肾积水。下肢穿戴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体温监测注意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高位瘫痪护理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家属需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建立规律的护理流程,定期评估患者功能状态。保持环境无障碍改造,配备适合的辅助器具。重视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