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闭锁有什么症状 胆道闭锁的两个症状突出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胆道闭锁最突出的两个症状是黄疸和陶土色大便,需及时就医确诊。该病是婴儿胆汁排泄受阻的先天性疾病,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1. 黄疸
出生后2-3周持续加重的黄疸是典型表现。正常新生儿黄疸多在2周内消退,但胆道闭锁患儿因胆汁无法排出,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皮肤、眼白发黄逐渐加深。尿液颜色深黄,甚至染黄尿布。
2. 陶土色大便
胆汁缺失导致粪便无胆色素染色,呈现灰白色或淡黄色。正常母乳喂养婴儿的大便为金黄色,配方奶喂养者为淡黄色,若持续出现陶土色需高度警惕。
其他伴随症状包括肝脏肿大(右肋下可触及硬质包块)、生长发育迟缓(因脂肪吸收障碍导致体重增长缓慢)、皮肤瘙痒(胆汁酸沉积刺激神经末梢)。晚期可能出现肝硬化表现如腹水、门静脉高压。
诊断需结合超声检查(显示肝外胆管发育不良)、肝胆核素扫描(胆汁排泄障碍)及血清胆红素检测(直接胆红素占比>20%)。确诊后需在60天内行葛西手术(肝门空肠吻合术),通过重建胆汁通路延缓肝硬化进展。若手术效果不佳,2岁内需考虑肝移植。
术后需长期随访肝功能,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制剂),使用熊去氧胆酸促进胆汁分泌。喂养选择高热量配方奶(如中链甘油三酯奶粉),避免脂肪泻。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凝血功能,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等并发症。
胆道闭锁的预后与手术时机直接相关,家长发现异常黄疸或大便颜色改变应立即就诊。即使完成葛西手术,仍有50%患儿10年内需肝移植,坚持规范治疗是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