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小儿病毒性疱疹应该怎么办?

小儿病毒性疱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表现为皮肤或黏膜上出现水疱,伴有瘙痒或疼痛。治疗需根据症状轻重采取抗病毒药物、局部护理和预防感染等措施。
1.抗病毒治疗:病毒性疱疹的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和伐昔洛韦。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可口服阿昔洛韦,剂量需根据体重调整;症状较重或免疫力低下的患儿,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
2.局部护理: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含有薄荷醇的软膏缓解瘙痒。如果水疱破裂,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或红霉素软膏,预防细菌感染。
3.预防感染:病毒性疱疹具有传染性,患儿应避免与其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儿童或老人。患儿的毛巾、衣物等个人物品应单独清洗消毒。家长在处理患儿疱疹时需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
4.增强免疫力:免疫力低下是病毒性疱疹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患儿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坚果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5.就医建议:如果患儿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全身症状,或疱疹面积较大、继发感染严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并发症。
小儿病毒性疱疹虽然常见,但通过及时治疗和科学护理,大多数患儿可以很快康复。家长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延误治疗。同时,加强日常预防措施,减少病毒传播风险,保护患儿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