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肠道病毒传播,预防需注重个人卫生、环境消毒和疫苗接种。关键措施包括勤洗手、物品消毒、避免接触患者及接种EV71疫苗。
1.个人卫生管理
洗手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儿童玩具、餐具需每日煮沸消毒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成人接触患儿后应立即更换衣物并洗手,避免病毒传播。
2.环境消毒处理
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天。地面、门把手等高频接触区域需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每日擦拭。患儿粪便用漂白粉按1:1比例混合消毒2小时后处理。紫外线灯对空气消毒有效,每日照射30分钟需避开人群。
3.阻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幼儿园发现病例应立即隔离,班级停课10天。不与患儿共用毛巾、牙具等个人物品。患者疱疹破裂后需用碘伏消毒创面,分泌物用密封袋处理。
4.疫苗接种保护
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6月龄至5岁儿童建议接种,基础免疫2剂间隔1个月。疫苗保护率达90%以上,但需注意其对其他肠道病毒无防护作用。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或局部红肿,通常2天内自行缓解。
手足口病预防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除上述措施外,托幼机构应建立晨检制度,家长发现儿童发热、口腔疱疹应及时就医。保持室内通风、均衡饮食也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重症病例多由EV71病毒引起,接种疫苗是降低死亡风险的关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