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钙血症有什么症状

高钙血症是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成人血清钙>2.75mmol/L)的病理状态,典型症状包括多尿、口渴、便秘、骨骼疼痛及精神异常。病因涉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维生素D过量或肾功能异常,需通过药物、补液及病因治疗干预。
1.高钙血症的常见病因
遗传因素如家族性低尿钙性高钙血症较为罕见。环境因素中,长期过量摄入钙剂或维生素D补充剂是诱因之一。生理性因素包括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理因素中,恶性肿瘤骨转移、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导致骨钙释放增加。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也可能引发血钙升高。
2.典型症状表现
轻度高钙血症(<3.0mmol/L)可能仅表现为疲劳、食欲减退。中度升高时出现多尿、夜尿增多伴口渴,与肾脏浓缩功能受损有关。严重高钙血症(>3.5mmol/L)会导致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嗜睡、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异常。长期高钙可能引发骨质疏松、肾结石或血管钙化。
3.临床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首选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扩容,配合呋塞米促进钙排泄。降钙药物包括双膦酸盐(如唑来膦酸)、降钙素或地诺单抗。针对病因,甲状旁腺瘤需手术切除,恶性肿瘤患者需化疗或放疗。饮食上限制高钙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每日钙摄入控制在400-600mg。增加水分摄入至2000ml/日,避免含维生素D的保健品。
高钙血症需通过血钙检测早期识别,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甚至昏迷,血钙>3.5mmol/L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定期监测血钙、甲状旁腺激素及骨密度,合并肾衰竭患者需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注意观察排尿异常、不明原因骨痛等症状,避免自行长期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