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典型临床症状

小儿手足口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同时需注意隔离和预防。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儿童易感。症状通常持续7-10天,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但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需及时就医。
1.发热是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体温通常在38℃以上,持续1-2天。治疗发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注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发生瑞氏综合征。
2.口腔溃疡多出现在舌、颊黏膜和硬腭,患儿常因疼痛拒食。缓解口腔溃疡可使用局部镇痛药物如利多卡因凝胶,或含漱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
3.皮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多出现在手、足、臀部等部位,呈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皮疹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若皮疹破溃,可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预防继发感染。
4.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等,表现为嗜睡、呕吐、抽搐等症状。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5.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推荐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
小儿手足口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同时需注意隔离和预防。若出现重症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