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并发症的症状是什么

骨折的并发症可能包括感染、血栓形成、神经损伤等,需及时就医处理。常见症状有局部红肿、疼痛加剧、肢体麻木等。通过合理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这些并发症。
1.感染
骨折后,伤口或手术部位可能因细菌侵入而感染。症状表现为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加剧,严重时可能伴有脓液流出或全身发热。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伤口清创或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2.血栓形成
骨折后,尤其是下肢骨折,患者因活动受限,血液流动减慢,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症状包括患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红或发紫。预防血栓的方法包括早期活动、使用弹力袜或气压治疗设备,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怀疑血栓形成,需立即进行超声检查,确诊后需接受抗凝治疗。
3.神经损伤
骨折时,骨头可能压迫或损伤周围神经,导致肢体麻木、刺痛或肌肉无力。神经损伤的症状可能逐渐加重,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必要时进行手术减压或修复。康复期间,可结合物理治疗和神经功能训练,促进神经恢复。
骨折并发症的症状多样,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感染、血栓形成和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患者应密切观察身体变化,遵循医生建议,配合治疗和护理,以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