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能检查出来吗

关键词: #脑梗
关键词: #脑梗
脑梗在医学上称为脑梗死。脑梗死是可以检查出来的,临床上诊断脑梗死,可以依据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感觉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等,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来明确诊断。
1、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感觉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可能会出现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单侧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也可以出现单侧肢体感觉,比如单侧肢体麻木感、单侧肢体疼痛感等。当脑梗死影响神经系统后,出现比较明显或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时诊断比较容易。
2、神经系统症状:如果脑梗死影响患者优势半球,就有可能出现言语功能障碍,表现为言语不清、言语混乱、听不懂他人言语或阅读障碍、沟通障碍等。如果脑梗死影响小脑或脑干等基本中枢,有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出现平衡觉障碍或空间觉定向障碍、共济失调障碍,还可出现吞咽困难、眼球震颤或复视、肌张力减低等症状。
3、影像检查结果:进展时间比较长的脑梗死病变,通常可以通过颅脑CT检查得到诊断。脑梗死病变发生24小时以内,在颅脑CT检查中脑梗死病变暂时不显影,临床医生可能需要通过伴发病变,如血管炎、血管梗阻或脑水肿等进行初步诊断。脑梗死病变发生在24小时以上时,可以通过颅脑CT检查上的低密度影和水肿影像判断脑梗死的病灶位置。在脑梗死康复阶段或者脑梗死进展后期,颅脑CT检查中也可观察到空腔样的软化影像。
还可进行CT灌注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脑血管检查和脑血管造影等,有助于早期明确梗死部位、范围。脑梗死是非常危险的疾病,需要及时地发现,及时地治疗。若怀疑脑梗死时,应该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听从医生建议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