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贫血三项化验单怎么看

|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贫血三项化验单怎么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原庆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贫血的化验单主要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诊断,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检查。
1、血红蛋白Hb:这是判断贫血最常用的指标。男性的正常范围通常是130-175、g/L,女性为120-150 g/L,孕妇更低一些。如果血红蛋白降低,说明可能存在贫血,但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明确类型。例如,轻度贫血多伴有轻微乏力或皮肤苍白。
2、红细胞计数RBC:正常成人的红细胞计数男性为4.5-5.5×10⁶/μL,女性为4.0-5.0×10⁶/μL。红细胞计数减少也提示贫血,但需要结合血红蛋白判断。如果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降低,可能是营养不良性贫血或慢性失血所致。
3、平均红细胞体积MCV:MCV正常范围为80-100 fL。根据这个指标,贫血可分为小细胞性贫血100 fL,多见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这一指标对贫血病因分析非常有帮助。
血常规的其他指标如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分布宽度也可提供进一步线索。在大多数情况下,建议结合症状和完善检查后再对贫血类型进行诊断。贫血的具体治疗需根据类型而定,例如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大细胞性贫血可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而慢性病性贫血可能需治疗原发疾病或综合改善营养状态。
贫血的化验单异常提示可能存在身体健康问题,应及时咨询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小板低的人能活多久

血小板低并不一定会缩短寿命,但如果长期血小板过低且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出血风险,甚至危及生命。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遗传、环境因素、感染等,而具体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种手段。 1、血小板低的原因 血小板减低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性疾病、环境影响、生理性改变或病理性问题。 遗传因素:如先天性血小板生成障碍,部分遗传性血液病可能导致血小板低,比如范可尼贫血。 环境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如登革热、乙型肝炎或过度暴露于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生理因素: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从而减少血小板生成。 疾病因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白血病、脾功能亢进等疾病可导致血小板水平异常降低。 2、血小板低的治疗方法 不同病因的血小板减少需采取针对性治疗。以下是几种常见方法: 药物治疗:如激素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明显;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也能促进血小板生成。 手术干预:若脾功能亢进显著,可考虑脾切除手术,以减少血小板破坏。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需使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或抗感染药如第三代头孢菌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3、日常保健与饮食调整 饮食:适当多摄入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造血功能,如菠菜、鸡蛋、猕猴桃。 避免风险: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及可能导致外伤的活动,避免使用易引发出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感染预防:尤其在免疫力低下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必要时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以降低感染风险。 长期血小板偏低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和接受规范治疗。如果血小板下降速度快或伴有明显症状,如身体大面积淤青或口腔牙龈出血,应立即前往医院,防止病情加重或继发严重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