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确实呈现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医疗检测技术的进步、环境因素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相关。要有效预防和应对甲状腺癌,需要关注环境、定期体检、改善饮食和注意遗传风险。
1、检测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如超声检查和细针穿刺活检,使得更多早期甲状腺癌被检测出来。这种“过度诊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发病率的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实际疾病风险显著增加。提高医疗技术无疑是积极的,但也需要避免过度治疗。
2、环境因素的影响:
甲状腺癌与某些环境污染物、辐射暴露等因素关系密切。例如,生活在核辐射区域或长期接触污染物如重金属的群体,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可能更高。减少这类暴露,例如避免长期接触放射源、重金属等,是降低风险的关键措施。
3、生理因素和生活方式:
肥胖、压力过大、不良的饮食习惯等生理和生活方式因素也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相关联。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和长期缺碘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而压力过大可能引发内分泌紊乱。通过均衡饮食如多摄入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和科学管理压力,可以改善甲状腺健康。
4、遗传因素的影响:
约5%的甲状腺癌患者有家族病史,其遗传因素不可忽视。如果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的病史,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正确认识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的多重原因,可以帮助我们从容应对。通过避免污染源暴露、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健康检查等方式,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如果出现甲状腺结节、颈部肿胀等症状,应尽早就医,保障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