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欣佚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刮痧后皮肤出现紫红色通常是因为毛细血管破裂或瘀血所致,这提示局部可能存在经络不通、气血瘀滞等问题。具体原因可能与体内寒湿、气滞血瘀、特殊体质有关,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需要治疗或调理。
1、体内寒湿堆积
身体寒湿较重时,刮痧容易刺激皮下毛细血管,皮肤刮出的颜色通常会更加深紫或红紫,这是体内湿气、寒气通过毛细血管泄出体外的表现。这种情况往往伴有手脚冰凉、身体疲惫等症状。建议增加日常保暖,多吃温性食物,例如生姜红糖水、薏米红豆汤。还可以辅助使用艾灸缓解寒湿问题,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2、气滞血瘀现象
若长期存在气血运行不畅,刮痧会导致局部瘀血聚集,从而表现为紫红色或青紫色。常见于久坐、久站或工作压力大的人群。这类人群可通过规律运动来改善气血运行,如进行瑜伽、快步走、八段锦等。同时,按摩如推拿等方式也能起到促进局部循环的作用,减轻血瘀。
3、体质差异引起的敏感反应
部分皮肤较薄或毛细血管较脆弱的个体,刮痧后容易出现较深的紫红色,但未必代表身体健康有问题。这种人群建议避免过重手法的刮痧,需适当控制力道。要保证刮痧工具清洁,以免引发感染。
4、过度刮痧或操作不当
刮痧用力过度也可能导致皮肤紫红,甚至出现毛细血管破裂。这种情况无需特别恐慌,通常休息几天便会自然消失。日常建议注意操作力度,避免频繁刮痧,并使用刮痧油,减少皮肤摩擦。
刮痧的目的是帮助身体舒经活络、排除毒素。若因刮痧后紫红伴随疼痛、淤肿长时间未消失,需警惕可能存在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