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老年病科

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怎么办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需及时就医,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选择取决于骨折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常见原因包括骨质疏松、外伤和长期劳损。治疗需结合药物、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
1、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下降,骨骼变得脆弱,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预防骨质疏松需补充钙和维生素D,增加阳光照射,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等。药物治疗可选用双膦酸盐、降钙素或激素替代疗法。
2、外伤也是常见诱因。老年人因平衡能力下降,容易跌倒或受到撞击,导致腰椎骨折。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防滑,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避免剧烈活动。发生骨折后,轻度患者可采用卧床休息、佩戴支具等保守治疗,重度患者需考虑椎体成形术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3、长期劳损会加速腰椎退行性变,增加骨折风险。老年人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劳逸结合。康复训练包括腰背肌锻炼、核心力量训练等,可增强脊柱稳定性。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
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需综合考虑病因和个体情况,早期干预和科学管理是关键。通过药物、手术、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家属应关注老年人的日常防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老年人血糖值正常范围

老年人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通常在3.9-6.1、mmol/L之间,在饭后2小时应低于7.8、mmol/L。偏离此范围可能提示血糖异常,需要调整饮食、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来稳定血糖水平。 1、老年人体内血糖变化特点 老年人的胰岛素敏感性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基础代谢率下降,使血糖水平容易波动。若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或饭后2小时血糖持续高于7.8、mmol/L,可能预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低于3.9、mmol/L则可能产生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多汗。建议老年人定期监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2、稳定血糖的饮食建议 科学饮食可以帮助稳定血糖。老年人应遵循少量多餐、低升糖指数GI饮食的原则。例如,可选用低GI主食如糙米、全麦面包;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西兰花、芹菜,既能延缓血糖上升,还能满足营养需求;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如甜点、油炸食品。另外,每天应控制食盐摄入,建议不超过6克。 3、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血糖管理 适当运动对于老年人的血糖管理非常重要。推荐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20-30分钟、太极拳,有助于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保持规律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减少心理压力,同样能促进血糖稳定。每年安排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糖、血脂、尿常规等检查,对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有益。 4、血糖异常时的治疗方法 若老年人血糖异常,需遵医嘱用药。常见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有助于降低肝糖输出;苏比格列类药物如格列美脲,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胰岛素注射,用于血糖持续失控的患者。药物需配合个体化方案,同时警惕低血糖风险。如果血糖过低,及时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例如含糖牛奶、葡萄糖片等。 老年人血糖健康需综合管理,定期监测、合理饮食搭配运动、必要时药物干预是稳定血糖的关键。建议定期复查血糖,必要时及时就医,制定适合自身的健康管理计划,从而保持血糖平稳和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