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多动症不是自闭症,两者属于不同的神经发育障碍。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自闭症则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
多动症患者通常表现出活动过度、难以安静完成任务、频繁打断他人等行为,但多数具备正常的社交意愿和语言能力。自闭症患者的核心问题在于社交互动困难,可能伴随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对特定事物表现出固执兴趣。两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差异,多动症与大脑前额叶功能异常相关,自闭症则涉及更广泛的神经发育异常。
尽管两者可能共患,但诊断标准完全不同。多动症诊断主要依据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症状,自闭症诊断则需评估社交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部分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可能合并多动症状,但这不改变两种疾病的本质区别。临床中需通过专业评估工具如ADOS量表等进行鉴别。
若发现儿童存在注意力或社交行为异常,建议尽早就诊儿童心理行为科或神经发育专科。医生将通过行为观察、量表评估和必要医学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多动症以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为主,自闭症则需个性化康复训练。家长应避免自行判断,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有助于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
青少年抑郁可通过心理治疗、家庭支持、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青少年抑郁通常由遗传因素、学业压力、家庭矛盾、神经递质失衡等原因引起。
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青少年识别负面思维模式,人际关系疗法能改善社交功能。每周1-2次治疗,持续3-6个月可见效。
2、家庭支持家长需建立开放沟通环境,避免指责式教育。定期家庭治疗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建议家长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3、药物治疗氟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等抗抑郁药可用于中重度病例。药物起效需2-4周,须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饮食中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高糖摄入。
建议建立包含学校心理老师、精神科医生、家庭成员的多方支持系统,定期评估治疗效果,避免擅自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