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打过肺炎疫苗后可能会发烧,这是疫苗接种后常见的轻微不良反应,一般属于人体的正常免疫反应,但若发烧超过38.5℃或持续超过48小时,应尽快就医。发烧通常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补充水分和对症处理缓解。
1、为什么打疫苗会引发发烧?
打疫苗后,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在工作的一种表现。肺炎疫苗通过引入灭活的病原体或其组分,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帮助未来抵御侵袭。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系统会释放多种化学信号,从而引发一过性的炎症反应。例如,体温升高是身体为了帮助免疫系统更有效工作的方式之一。
2、如何判断发烧的严重性?
接种后短时间内出现轻微发热通常不超过38.5℃、局部红肿或轻微不适,通常无需担心,多数人可自行恢复。但若出现以下情况则需要警惕:
发热超过38.5℃且持续48小时以上。
出现过敏表现,如皮疹、呼吸困难、喉咙肿胀。
发热伴随剧烈头痛、关节痛或呕吐等全身症状。
这种情况可能提示个体对疫苗的过敏反应或其他潜在问题,需立即就医。
3、针对发烧的处理方法
轻微发烧时:确保休息良好,多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室温控制在舒适范围,有助于缓解不适。
若体温较高或感到明显不适:可以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解热药物。有易过敏史的患者接种前可与医生沟通是否需服用抗过敏药物进行预处理。
物理降温:采取温水擦拭身体或冷毛巾敷额头的方法,帮助身体舒适降温,避免骤冷骤热刺激。
4、需注意的事项
在打疫苗后观察30分钟,是预防严重过敏反应的重要步骤。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及时与接种机构联系。打疫苗期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身体更好适应疫苗反应。
发烧是接种肺炎疫苗后的可能现象,大部分情况下无需担忧,如能及时处理并密切观察,通常不会引发长期影响。如果发热严重或持续,及时咨询医生进行专业处理更为安全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