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的食疗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肾衰竭的食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叶奎
叶奎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肾衰竭通过科学的食疗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减轻肾脏负担,同时改善生活质量。食疗以低蛋白、低钠、低钾、低磷饮食为基础,个性化搭配对人体有益的食物。患者需确保营养均衡,避免过量摄入可能加重病情的成分。
1低蛋白饮食控制氮负担
过量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以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缓肾脏损害。推荐每天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优质蛋白,例如鸡蛋、鱼肉和牛奶等。优质蛋白消化率高、代谢废物少,对减轻毒素堆积压力有明显帮助。
2调节钠摄入以管理血压
慢性肾衰竭患者经常伴随水肿与高血压,控制钠的摄入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推荐每日钠摄入不超过2克,避免高盐食品如咸菜、腌肉、罐头食品等。同时减少烹饪盐的使用量,可以用柠檬、醋等增加食物风味代替盐分。
3低钾、低磷饮食避免电解质紊乱
慢性肾衰竭容易引发高钾和高磷血症,必须谨慎选择含钾和磷的食物。高钾水果如香蕉、橙子应控制摄入,可选择苹果、梨等低钾水果。高磷食品如动物内脏、全谷物需慎重,可用白米饭、精面粉替代。建议将蔬菜水煮透换水后再食用,降低钾含量。
4补充能量保持营养需求
低蛋白饮食可能导致总能量摄入不足,患者需额外通过健康脂肪或碳水化合物摄取能量,避免营养不良。可以选择植物油、橄榄油作为烹饪油,也可适当增加高热量食物如土豆、红薯等的食用,以维持每天30-35千卡/公斤体重的能量需求。
同样重要的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应密切监测体重、血压、电解质水平,并严格按照医嘱调整饮食方案。科学的饮食管理和规律的随访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升生活质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呈浓茶色是怎么回事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呈浓茶色通常是由于尿液中混入了大量红细胞血尿及代谢产物所致,这可能与肾小球损伤、炎症或血液成分异常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预防病情加重。 1、尿液呈浓茶色的可能原因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变色最常见的原因是血尿。急性肾炎会引发肾小球炎症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使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进入尿液中,形成“肉眼血尿”。尿液颜色变化还可能与血红蛋白、胆红素以及代谢废物如肌酐含量升高有关。急性疾病诱发溶血或肌肉损伤也可能造成类似表现。 2、为什么急性肾炎会造成血尿? 肾小球是肾脏的基本过滤单位,正常情况下只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急性肾炎时,炎症反应使 glomeruli肾小球损伤,血液成分特别是红细胞随尿液排出。早期未能控制炎症,还可能导致肾小管进一步受损,尿液携带的红细胞数量增多甚至伴有蛋白丢失,形成更严重的症状。 3、应对浓茶色尿液的措施 出现此类异常尿液需及时求医,以下是几种常见处理方式: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减轻炎症和免疫反应。 2ACEI/ARB类药物如贝那普利:降蛋白尿并保护肾脏功能。 3抗生素:针对链球菌感染的急性肾小球炎,青霉素常用于消除病因。 饮食调节:减少盐和蛋白质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推荐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如蛋白类以鸡蛋清为佳。 监测尿液变化:通过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4、如何预防病情加重?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密的医疗监控非常重要。避免劳累、避免感染,加以稳控血压尤为重要。患者平时须远离高盐食品如腌制品,多饮水以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并定期接受肾功能复查以防范病情反复。 若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尿液异常,必须高度重视,因为这反映了肾小球的损伤程度。尽早寻求专业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同时严格遵从医嘱并配合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护肾脏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