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乙肝会通过母婴传播影响胎儿,导致早期感染、低体重、早产等问题,严重者可能引起慢性肝病。通过妊娠期规范管理、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1、母婴传播机制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分娩时的体液传播至胎儿。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的孕妇,其母婴传播风险会显著升高。如果胎儿感染乙肝病毒后没能及时阻断,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这是乙肝感染的主要后果之一。孕前和孕期的乙肝检测尤为重要,尤其是有乙肝家族史的女性。
2、对胎儿的具体影响
乙肝对胎儿可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包括低出生体重、早产或发育迟缓。由于乙肝病毒可能影响胎盘功能,从而导致胎儿供氧不足。胎儿出生后如果未及时进行规范免疫,可能直接导致新生儿乙肝慢性感染,未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也会提高。规范的产科管理至关重要。
3、如何减少乙肝对胎儿的危害
妊娠期定期检查:建议孕妇在孕早期进行乙肝五项和肝功能检测。如果母体病毒量较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替诺福韦、恩替卡韦等,以减少胎儿感染风险。
产后阻断计划:所有胎儿出生后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这种联合免疫措施的成功率高于98%,是目前防止母婴传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注意孕期营养和胎儿监测:乙肝患者孕期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的食物,如鸡蛋、鱼类、蔬果,并避免生冷、酒精类食品,同时定期监测胎儿状态,确保稳定发育。
乙肝对胎儿虽有一定影响,但通过科学的孕期管理和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其风险是可以大幅降低的。如果您计划怀孕或已经怀孕,请及时进行乙肝相关检测和孕期管理,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落实阻断措施,给胎儿一个健康的生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