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打除皱针导致眼皮下垂可能是由于注射点位不当、药物扩散或患者面部肌肉解剖差异引起,通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药物干预或补救注射调整改善症状。
1、可能原因
眼皮下垂又称为上睑下垂,多发生在注射肉毒素除皱针的不当情况下:
注射点位问题:如果医生在施打除皱针时,将药物注射得过深或靠近眼皮提肌,肉毒素可能扩散至控制抬眼的提上睑肌,导致肌肉暂时性功能削弱,引起眼睑下垂。
药物扩散:肉毒素具有一定的扩散性,注射部位的药物可能意外向邻近区域扩散,从而影响眼部肌肉功能。
解剖差异或剂量不当:每位患者的面部解剖结构均有微小差异,若医生对解剖结构、肌肉耐受剂量估计不足,可能导致肉毒素过量或分布异常,这也是引起副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2、应对方式
对于因注射除皱针引起的眼皮下垂,一般可以选择以下措施:
等待自然恢复:肉毒素的效果通常维持3-6个月,眼部轻微下垂可随着药效消退逐渐恢复正常。
药物干预:眼药水如0.5%-1%的羟甲唑啉滴眼液,通过收缩平滑肌提高眼皮位置,适用于症状轻微的患者。
补救注射治疗: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在合适的肌肉部位补打一定剂量的肉毒素,调整肌肉功能平衡,缓解眼部下垂症状。
3、预防建议
为避免注射后出现眼皮下垂,应选择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同时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检查脸部解剖情况,确保注射方案合理。另外,术后应避免立即用手揉搓眼部或按摩,以免药物扩散到其他肌肉。
一旦出现眼皮下垂症状,不必过度担忧,这是肉毒素注射后可能出现的暂时性副作用,但需尽早与专业医生沟通,共同制定处理方案。如果相关症状持续时间过长或加重,应立即进行详细检查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