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脚踝骨折后打石膏一般需要4到12周的恢复时间才能逐渐开始行走,具体时间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个人体质和治疗效果。恢复过程中需要规律随访,谨遵医嘱,通过康复训练促进恢复。
1、骨折类型及恢复阶段
脚踝骨折的类型多样,包括单纯性骨折、复杂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等。单纯性骨折愈合较快,通常需要4到6周的固定;复杂性或粉碎性骨折则可能需要8到12周甚至更长时间。若骨折经过手术治疗如钢板内固定手术,恢复时间可能进一步延长。在打石膏的前4至6周内,建议严格避免负重,随后可逐步过渡到部分负重,再逐渐尝试完全负重。
2、个体体质和愈合速度
每个人的骨骼愈合速度不同,这与年龄、体质、健康状况和骨密度有关。年轻人骨愈合较快,而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或营养不良者恢复较慢。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能帮助骨骼更快愈合,建议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和深绿色蔬菜等。戒烟限酒也能促进骨骼愈合。
3、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当医生确认骨折愈合达到稳定标准后,可逐步进行康复训练。例如,开始时可尝试简单的非负重动作,如脚踝轻微活动;随后,过渡到使用助步器或拐杖进行部分负重训练;最后才能完全脱离辅具独立行走。进行康复训练时要遵从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避免盲目运动引发二次损伤。
4、可能影响恢复的并发症
如果骨折未能及时治疗或没有遵医嘱固定,可能导致骨不连或畸形愈合,导致恢复时间延长。石膏包扎过紧可能引发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肿胀或疼痛等问题。如果发现脚踝持续疼痛、石膏部位发麻,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脚踝骨折后是否可以正常走路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建议患者从骨折早期开始规范治疗、合理饮食并坚持医学指导下的康复训练。若感到不适或恢复无明显进展,应尽早就医以防后续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