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黄疸

什么是病理性黄疸?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病理性黄疸?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禚洪庆
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前者约60%的正常分娩新生儿在出生后3至6天内出现,通常于1到2周内自然消散;后者则在出生后24小时内即显现,黄疸程度较重且不易消退,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可能高达200μmol/L,严重时可能威胁新生儿脑部发育,引发脑损害。对于病理性黄疸,尤其是早期且程度较重的案例,应及早进行诊断与治疗,以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肝癌患者出现黄疸还能治吗

肝癌患者出现黄疸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治疗,但需要评估病情发展阶段、肝功能状态以及黄疸的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能的治疗策略包括疏通胆道、改善肝功能以及控制癌症进展。 1、黄疸的原因与评估 肝癌患者出现黄疸,通常是由于肿瘤压迫或侵犯胆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或由于肝功能受损无法正常代谢胆红素。明确黄疸的原因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胆红素指标,以判断是否有肿瘤相关的胆管梗阻及肝功能衰竭的风险。 2、治疗方法:疏通胆道 对于因肿瘤引起胆管梗阻的患者,疏通胆道是缓解黄疸的关键。常见治疗方式包括: 胆道支架置入术:通过内镜或经皮途径放置支架,保持胆道通畅。 胆道引流术:将胆汁引流至体外或肠道,从而减轻胆管压力。 手术切除或旁路手术:适用于部分能够接受手术的患者,改善胆汁排泄。 3、改善肝功能 如果黄疸是肝功能极度衰竭的结果,可通过以下方式改善肝功能: 药物支持治疗:如保肝药物、降胆红素药物如茵栀黄、复方甘草酸苷。 营养支持:高蛋白、低脂饮食或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减轻肝脏负担。 血浆置换或人工肝治疗:适用于严重肝功能衰竭,可暂时替代肝功能。 4、控制肿瘤进展 针对肿瘤本身的治疗同样重要,可考虑以下方法: 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局部放疗,减小肿瘤对胆管的压迫。 靶向药物治疗:索拉非尼、乐伐替尼等,通过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 系统化疗或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适用于晚期肝癌患者。 肝癌患者出现黄疸并不等于治疗的终点。通过疏通胆道、改善肝功能和控制肿瘤等综合干预措施,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尽早就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针对性方案,从而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