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肘部损伤,尤其多见于儿童,应尽早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后续关节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初步固定、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类型、保守治疗到手术治疗等,患者还需注意术后康复及定期复查。
1、初步处理措施:固定与缓解疼痛
在怀疑肱骨髁上骨折的情况下,建议立即停止患肢活动,避免骨折移位或加重损伤。可用三角巾或临时夹板固定,采取屈肘90度位,以减轻疼痛并稳定关节。同时,可以使用冷敷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减轻局部肿胀。紧急救助后,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2、医学诊断与分类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如X光确认骨折类型。肱骨髁上骨折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前者骨头未明显移位,多采用保守治疗;后者移位明显,需要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
3、治疗方式选项
1保守治疗: 适用于骨折没有移位或轻微移位的情况。通过外敷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并定期复诊监测愈合情况。
2闭合复位: 对于移位骨折,可能需要在麻醉下通过手法复位,再配合石膏固定。
3手术治疗: 当骨折情况复杂,例如明显移位或伴随合并神经损伤时,则需要进行钢针固定或内固定手术。术后需认真遵循医嘱,按时复查,避免并发症。
4、术后康复与并发症预防
骨折愈合后,患者应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例如,循序渐进地进行肘关节的被动、主动屈伸活动,避免过早用力。注意肢体功能恢复,减轻挛缩和肌肉萎缩。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例如牛奶、坚果、深色蔬菜等,促进骨质修复。
肱骨髁上骨折虽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但早期就医和有效治疗非常重要,避免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例如肘关节僵硬或血管神经损伤。骨折愈合后需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并注意养成预防跌倒和意外损伤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