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治疗通常需要换出相当于宝宝血液总量1.5倍到2倍的血液,以清除体内高浓度胆红素、抗体及其他病理物质,从而改善症状。具体换血量和方式需要根据新生儿的体重、胆红素水平、溶血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由医生个体化制定。通常一次换血可显著改善症状,必要时可能需要重复操作。
1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如ABO或Rh血型不合导致母体中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引发黄疸、贫血等症状。其中,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2换血治疗为什么有效?
换血治疗通过替换患儿的血液,能够迅速降低体内的胆红素水平,防止胆红素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同时还可有效清除导致溶血的母源抗体和病理性红细胞。这是一种抢救性治疗,通常用于光疗等常规治疗无效的中重度病例。
3换血治疗要换多少血?
换血量一般根据患儿的体重和血液总量计算。新生儿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10%,以一个3公斤的新生儿为例,其总血量大约为240-300毫升。按照1.5倍至2倍总血量作为标准换血量,应换血大约360-600毫升。具体过程中,医生会分批进行,每次换出10-20毫升,慢慢完成全程,确保安全性和效果。
4换血治疗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换血治疗在适应症明确和操作规范的前提下是安全的,但仍存在低血糖、电解质紊乱、感染、出血等可能性。整个过程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由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实施。手术前需准备好配型血,换血后密切监控胆红素水平和生命体征,避免并发症。
5其他治疗与前期预防
在换血前,医生一般会尝试光疗、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等保守治疗。若ABO血型不合风险较高或母产抗体水平升高,在孕期可对母亲进行监测和干预,必要时选择早产并行换血。母乳喂养中需权衡利弊,避免加重病情。
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治疗是抢救重症患儿的重要措施,其换血量需因人而异,并由专业团队操作以确保安全有效。如果新生儿确诊溶血症,家长需及时就医并全程配合治疗,以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